Loading...
我泡完茶,誰贊成,誰反對?從大稻埕亭仔腳到原木茶桌,流淌於臺灣歷史的茶空間(三)
發佈日期::2023/7/20、瀏覽次數:79

奉茶

在外銷暢旺之前,臺灣人又是如何消費茶葉的呢?

 

說來並不複雜:早期臺灣的人口組成,多半是中國南方閩、粵兩省的移民。這些地方本來也是茶葉產區,老百姓早有喝茶習慣。也因此,清代臺灣漢人族群的茶飲文化,多半能在舊時的中國找到脈絡。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關連於茶飲的文化傳統,迄今在臺灣也仍然存續。比如奉茶——這種免費為往來行人提供茶水的善舉,早在一百年前,便已被一個名叫片岡巖的日本人,寫進他的《臺灣風俗誌》裡。

 

如該書所述:臺灣各個角落,總有好心人會在道旁樹下準備一只水壺(或水桶),上頭寫著「奉茶」字樣。比較講究的還會搭蓋草棚,不只替人解渴,還提供遮蔭,簡直善良到無以復加。

事實上,18 世紀前期的《臺灣縣志》早有類似記載(《雜記九.寺廟.在永康里》:「觀音亭……僧人施茶亭中」)。類似的慈善行為,在早期的中國文獻裡,還能追溯出一堆線索。今天,我們在臺灣各地的郊山,仍能看到「奉茶」的持續傳承。簡單的善念,千百年來仍維持著同一種樣子。

「茶桌仔」(tê toh á)

閩南語裡面,「茶桌仔」泛指那些以茶飲為主要消費品項的休閒場所,其實就是一個閒坐抬槓的地方。如同文史工作者柯得隆所述,到這裡來的人們「講究的不是茶葉品質的高低,而是放鬆心情殺時間的氛圍,通常桌上的點心零食也只是用來看的,重點在於現場情報之蒐集,如地方八卦、人事與六合彩明牌等」。單就這點來說,1980 年代在臺灣開始流行的泡沫紅茶店,真的很像是同一種消費習慣的衍生變化。

 

「茶桌仔」一如其名,更常見的是騎樓底下擺幾張桌子的簡單生意形式。舊時代裡,這類簡陋的茶攤常見於街巷閭里之間。一壺茶、一盤瓜子、一陣桌邊閒聊,便足以讓一群男性勞工獲得短暫的休養生息。古早時候,「茶桌仔」還會請說書人來講古,算是附加的娛樂項目。

 

時移世易,「茶桌仔」漸漸褪了流行,今天若提起這個詞,人們聯想到的多半是臺北萬華舊街區裡,一群(仍以男性為主的)老人在清茶館裡圍坐喝茶、下棋。晚近的時代,說書人早已變成了電視機。而隨著電子伴唱機的普及,「茶桌仔」也經常搖身一變,成了卡拉OK聯誼會。

 

「茶桌仔」之所以聚集在萬華,與歷史有關。舊時的艋舺是盛極一時的轉運港,聚集在此的大批工人,得在閒暇時候有個去處。「茶桌仔」大概是其中最廉價的一種休閒形式,大量開設的結果,就成了萬華的特色行業。

 

當然,這種店鋪也可能外溢到其他勞動力密集的地方。舉個我自己熟悉的例子來說吧:大約三十餘年前,臺北三重的中寮街上,我祖母就曾經是一家「茶桌仔」的經營者(開在這排街屋當中,確切是哪間已經忘了)。那附近有個頗熱鬧的早市,市集差不多結束的時候,來到店裡閒坐泡茶的中、老年男性便會越聚越多。迄今我仍記得這群男性長輩在茶桌邊嗑瓜子的聲響,以及他們總是不怎麼熱絡的談話氣氛。


 


「茶店仔」(tê tiàm á)

不過後來,祖母收掉了那間清茶館,轉戰臺北大橋的堤防邊,在三重著名的豆干厝街區,開了另一間「茶店仔」。

 

「茶店仔」與「茶桌仔」僅僅一字之差,但在現代臺灣人的認知裡面,兩者的意義邊界倒是十分明確:「茶店仔」有小姐陪侍,具有某種程度的情色意味,是政府登記在案的特種行業(同時是這間店之所以開在豆干厝附近的主要理由)。

 

雖然如此,祖母的「茶店仔」,似乎情色不到哪裡去。因為那間店總是允許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也就是我)出入其間,幫著廚房把熱騰騰的菜脯蛋送進各「番」包廂,偶爾還能得到酒醉大叔給的小費呢。

 

當然,燈光昏暗的小包廂裡,大概還是可以發生各種(不會讓流鼻涕小鬼輕易看見的)親暱互動。但回想起來,祖母的「茶店仔」似乎更像一個媒合場所,使客人與小姐得以相互熟稔,繼而在熄燈關門以後攬著彼此的身體,走向店門外的黑夜。

 

(附記:祖母的「茶店仔」在三重的開元街,現址已被改建為公園。另外,對門的商品批發行似乎三十年來沒什麼變化)

 

所以「茶店仔」是怎麼跑出來的?其實結合女性陪侍的飲食消費,日治臺灣早已有之。這類消費形式存續到戰後,卻因為政府的法令限製,轉而改以其他名目地下化經營。據柯得隆所述,1960 年代以來,萬華附近的許多色情咖啡廳,都被人們稱為「茶店仔」。這樣看來,從「茶桌仔」到「茶店仔」,我祖母其實橫跨了兩個脈絡十分不同的業種。至於上門的會不會是同樣一批男客,則已不得而知了。

 


茶藝館

無論茶桌仔或茶店仔,走進這些場所的消費者其實都是為了休閒,而不是真的想要喝茶。不過,有沒有可能反過來創造另一種以茶為目的、著重於茶事本身的消費形態呢?

 

1970 年代末,臺灣便有這麼一群人,開始考慮重振所謂「茶藝」。那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剛剛興起,推廣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也與政治意識形態相合。更重要的是,臺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漸漸失去競爭機會,整個產業急需開拓島內的終端消費市場。於是,承接此前已然出現於臺北的「功夫茶館」,走向精緻化路線的「茶藝館」,遂在 1980 年代逐步興盛起來。

那是連鎖咖啡店在臺灣大為興盛的時代。某程度來說,這種「洋飲料」與回歸鄉土的時代氣氛頗為牴觸,對於知識階層而言尤其如此。於是,新興的茶藝館遂成了諸多文人雅好的聚會場所。這一選擇,同時是文化品味的昭示,代表這群人擁抱的是東方美學、道家精神,諸如此類。

 


把喝茶打造成一種「雅文化」,對整個產業最直接的好處,是創造出全新的高單價消費市場。而且,茶藝館的客人們不只是競逐昂貴的冠軍茶葉,舉凡茶壺、茶杯、茶盤,也全都需要講究,藉以彰顯個性。當然,所有這些手作茶器,全都可以花上一大筆錢,商機也因此浮現。

 

雖然開設茶藝館的風潮沒有延續太久,但其影響迄今依然斑斑可見。比如新北市的鶯歌,地方陶藝作坊在 1980 年代以後逐漸轉作茶壺與各種茶器,今天已成為當地重要產業。另一端的九份山城,也在 1991 年開設了第一間茶坊。自此而後,霧嵐與茶香,遂也逐漸融揉為人們對於這座小鎮的風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