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我泡完茶,誰贊成,誰反對?從大稻埕亭仔腳到原木茶桌,流淌於臺灣歷史的茶空間(四)
發佈日期::2023/7/20、瀏覽次數:78

原木茶桌與泡茶撨事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茶藝文化最顯著的影響,可能是將「品茶」一事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許多家庭(通常是男性家長,我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因此開始把泡茶當成待客的標準禮節。稍有財力的家戶,更會為了備辦茶葉、茶壺、各種茶事用品而砸下重本。其中,最能夠顯出氣派的,往往是一整張笨重的原木茶桌。

 

說來有些諷刺,原木茶桌之所以在茶藝推廣的潮流當中受到歡迎,本應是為了凸顯茶道中人對於原真質樸的理念追求——但別鬧了,這種木頭藝品的市場一旦打開,山裡面的一堆樹頭就要等著倒楣,根本是在製造環境災難,哪來的原真質樸。

 

值得注意的是:當居家泡茶的風氣日漸普及以後,擺放茶桌的空間,往往變成臺灣人「撨代誌」的所在。尤其那些能夠擺放原木茶桌的地方,多半屬於地方上有權有勢的顯貴家族,「撨代誌」根本就是他們的主責業務。

 

茶.空間.島嶼

我自己大概 30 幾歲才有出國經驗。第一次置身歐洲國家,最感訝異的事情是便利商店的冰箱,全是果汁與碳酸飲料。轉念一想。外國人來到東亞,可能也是同樣感受。茶飲對我們而言,實在是生活裡太習慣的一件事,很少有人會細究它曾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創造了什麼樣的特殊經驗。

 

從這個角度出發,這篇文章嘗試從過往的臺灣歷史當中,找尋各種圍繞著茶葉而誕生的(主要是消費)場所。若稍作回顧,我們大致可以從本文所述的種種故事背後,看見三種脈絡:

 


19 世紀後期以降,臺灣茶葉的生產暢旺,創造了大稻埕亭仔腳的婦女揀茶,以及博覽會裡用以行銷的「臺灣喫茶店」。


舊時臺灣的漢人移民,則將傳統中國的「奉茶」善舉、以及閩南地區「茶桌仔」的民間消費慣習帶到這座島嶼。日治時期,附帶情色服務的飲食消費場所,則在戰後變化出「茶店仔」的經營型態。這三種已趨式微的消費傳統,迄於晚近的臺灣仍能得見。


1980 年代之後,由於臺灣茶葉必須開拓內銷市場的緣故,「茶藝館」(以及本文未能詳述的泡沫紅茶店、乃至於後來在島嶼內外遍地開花的手搖茶飲店鋪)應運而生。由於茶藝的推廣,居家泡茶蔚然成風,「原木茶桌」也開始在民間廣為流行。


故事的後話是:發源自臺灣的茶藝文化,其影響力後來還繼續擴及中國與東南亞的華人社群。這個題目,總感覺還有許多內容可以挖掘。臺灣的茶產業,不只輸出了平價的手搖珍奶與高價的凍頂烏龍,還包括了一系列如何泡茶的文化慣習。事實上,在臺灣茶藝發展史上深具代表性的「紫藤廬」,在 2021 年已經將分店擴展到法國巴黎了。未來,或許你還會繼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看見熟悉的茶船、茶海、聞香杯,以及臺灣茶葉所創造的另一種空間與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