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勐海味:從生物學研究解析塑造“勐海味”獨有的微生物是什么?(三)
發佈日期::2016/1/15、瀏覽次數:2239

  自2014年伊始,很多外埠的茶葉開始湧進勐海,圍繞勐海茶廠的周邊(包括勐海茶廠的廠區一部分宿捨也被租用),改造成一個個小型發酵場所,進行熟茶渥堆生產。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里發酵的熟茶比外面的品質要好。同樣是臨滄的茶葉,在臨滄渥堆發酵,味覺偏酸、雜氣較重、湯色暗紅,通透性也差,但將這些毛料發運到勐海發酵,其發酵場所以勐海茶廠為圓心,只要不超過兩公里,其渥堆的熟茶品質則是大幅度提高,如果再存上半年,則有靠近“勐海味”的感覺,口感淳厚,無雜氣與異味,湯色紅艷,質量上乘,與在臨滄的發酵差距極大。到了2006年,這一趨勢開始蔓延,很多地區的熟茶加工都移師至勐海,大大小小的加工企業星羅棋布,勐海因此也成了云南最熱鬧的普洱茶集散地。“勐海味”也順勢成了普洱熟茶的質量標桿。


  很多人把“勐海味”歸功於發酵技術,認為勐海茶廠獨有的拼配與發酵技術成就了“勐海味”,於是勐海茶廠以及勐海地區的發酵師傅開始走紅,無論是勐海茶廠的技術員,還是車間班組長,尤其是發酵車間的老師傅,在那些年都炙手可熱,無論走到哪里都是座上賓。但有一個現象隨後也被發現,這些發酵師傅在勐海可謂個個英雄,但離開勐海,其水平發揮與在勐海大相徑庭。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貴州茅臺酒廠。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新建的酒廠按照茅臺酒廠的工藝,使用茅臺酒廠相同的原料,甚至連干部、技術人員、生產骨干都是茅臺酒廠的人員,最後連酒廠用水都與茅臺酒廠使用同一水源,但最終釀造出的白酒就是沒有茅臺的味兒。


  後來,人們在仔細甄別後發現,原因是微生物菌群的不同。這時,人們認識到,食品發酵中能夠產生特殊風味(特殊的味覺)一定與獨有的微生物有關。而這個獨有的微生物形成需要兩個條件:


  一是特殊的地理環境。山巒與水系加上溫度與濕度,這四個條件決定該地區已經存在微生物系統,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培育獨有的微生物。一旦這種微生態系統被破壞,這種獨有的微生物立刻產生變異。但僅有這一點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個“富集場所”,即發酵場所。


  二是發酵場所的“專業培育”。特殊的微生物雖然可以在大自然中生存,但生存狀態呈散亂形態,也呈野性形態。當在這個特殊的微生態系統中出現一個專業發酵場所(一定是半開放的),為這種微生物建個“窩”,使其快速繁衍,通過“聚量感應”的集體行為,形成優勢菌群。其時間愈長,優勢菌群“速率”越高,歷時愈久,穩定性愈強。以白酒為例,凡是知名酒廠,都是有歷史的,其最重要的歷史是未被破換的發酵池。發酵池里的酵泥是酒廠最珍貴的財產。因為每克酵泥中貯存上億的微生物。酵泥中就集聚著大量優勢菌群。


  但是,這種解釋離“勐海味”的真相還有一定距離。因為我們不僅需要知道“勐海味”來源特殊環境中獨有的微生物,更需要知道這種微生物是什么?我們在歷經十年的化學分析中,通過排除法,最終鎖定一個目標:野生酵母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