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古樹茶的那些事(系列一):古樹茶的美與痛
發佈日期::2016/1/15、瀏覽次數:2386

  感恩茶,感恩古樹普洱茶,讓我們來自四面八方,因為一片神奇的葉子,今天一起相約在集科學、人文、美學於一體的中華生活美學同修會,來討論、思考關於茶生活的話題。
 
  我是第二次受邀來到了弘益空中學堂。這次我們古普會與弘益將聯合開辦古樹普洱茶收藏品鑒師培訓班,開班之前,我簡單談談古樹茶的那些事。我先做一個聲明:在茶的學堂里,學無止境,我認為只有學生,沒有畢業生。今晚的分享,僅代表我個人在茶修的路上當下的感悟,有什么說得不對或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
 
  我們為什么會如此熱愛喜歡迷戀上古樹普洱茶?我總結歸納有以下原因:
  第一、人們追求美味的天性。於自然生物之法則,在最低檔次的生存欲望中,追求美味是天性使然。古樹茶在茶葉中所呈現出的色、香、味、形、氣比六大茶類其它品種更具有侵略性,更能讓人們產生美好的記憶。
 
  第二、人們所求健康長壽的本能。人類幾千年的文化進程中,貫穿著“長生不老”這條主線。不論是國家、社會、家族,還是個人,都在試圖破譯“長生不老”的奧秘。在這漫長的探尋中,我們將目光和精力鎖定在那些具備超強的抵抗自然老化的物種上,幾百上千年的古茶樹便成為其中之一。古茶樹長壽的基因密碼是什么?人類將如何開發利用?這些關於人類生命健康的永恆話題成為科技工作者樂此不疲的原動力,也是人們熱愛古樹茶更高一層次的本能訴求。
 
  第三、激發人類無限的科學探索精神。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古樹茶和古茶樹的世界里,有太多的疑問與奧秘等待人們去探知。物種的起源、演化,山川、河流地勢的形成,小區氣候的差異變化、茶園的養護管理、工藝製作技術的提升、儲藏條件、沏泡技藝等等,把人們從自然帶到了科學的領域,併因此引起了更多人們的關注、熱愛。
 
  第四、可以藏的文化,可以喝的歷史。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它不會重復故事,但會重復規律。每一段歷史都不是孤立的,與它所適應的政治、經濟、文化互為一體,相輔相承。古樹茶與古茶樹留給人們的是一條條跨越國界的茶馬古道,一顆顆先民播下的種子,一餅餅前輩珍藏下來的比我們還大的七子餅茶,這背後所映射的是一幅幅中國西南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動畫面,是一部中國少數民族同中華兒女共融文化的民族血淚史。這些從古茶歷史中發現的智慧、力量將帶領當今茶人不斷探索,勇往直前。
 
  第五、開啟茶禪一味茶修的最方便法門。世間上修行有很多法門,茶是其中一個。故可稱之為茶道。所有入道的法門都有其共同特征:一是要有物質基礎,二是會有次第關系,三是要回歸精神家園。我們看看古樹茶,當今科學已知的古茶物質比其它茶類豐富很多,次第關系怎么理解呢?通俗地講就是:不是每個人都喝得到,喝到了不一定都喝得懂,懂的人也許懂錯了,懂對的人也不一定幸福。所以需要時間歷練,次第修行。最後它回歸到人茶合一、物我兩忘的自然最高境界,人們於古樹茶有了信仰,有了依託,有了一種心靈的平靜。
 
  這么美好的事物,為什么人們現在談起古樹茶,很多人有莫名的悲傷呢?當今古樹茶的痛在哪里呢?我總結為有三痛:
 
  第一、事物假。這是講茶本身。現在市場所標榜的古樹茶的樹齡從100年至上千年都有,茶的年份從新茶到100年的都有,茶的價格從9.9包郵到9.9萬一泡也有。你看冰島不再是島,已經是海洋了,班章不再是一個班了,已經大到幾個軍區了,昔歸也不再珍惜了,20元還買二送一了,曼鬆也不慢了,一年也產好幾噸了。如今假茶滿地橫飛,以至於真東西反而變假了。
 
  第二、文化偽。今年發現一顆古茶800年,明年發現的就得1700年,後來發現就有3000多年了。發了霉的叫金花,濕了倉的叫老味,現在不好喝放幾年就好了,更有甚者說,不施肥,茶沒味,不打藥,茶氣不強。如是這種偽文化的毒瘤把消費者引導的不知所措。
 
  第三、人心偏。有些茶農的心不在守護古茶園上,而是思考如何讓產量翻番。個別茶廠的心思不在如何讓細節更精致,把品質再提高,而是挖空心思如何配合茶商作假。有些茶商的心放在如何編造更多的故事,捏造更多的概念來繼續鼓吹、忽悠。個別消費者的心也偏了,他們希望用老班章的面子,茶王樹的品味,加上專家的簽名,最後茶以9.9的價格成交。